Z6_589D8OF0QGOR20AUD4GH5V10E4
Error:
此瀏覽器已停用 Javascript。 此頁面需要 Javascript。 請修改瀏覽器的設定,允許執行 Javascript。 請參閱瀏覽器的文件以取得特定的指示。
{}
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1
Web 內容檢視器
校友創不同 - 杜翰煬: 用作品說話 讓設計被看見
發佈日期 : 2025-05-28
在百花齊放的設計行業中,設計師的價值,既可體現於商業上滿足客戶需求,達成目標,也可透過積極策劃不同項目,發揮創意訴說所思。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設計學系,現於一間物業投資及發展集團市場部任職的校友杜翰煬(Leumas To),從平面設計出發,揉合跨媒介技能,為事業打拼,還自發邀請同業出版繪本和進行訪談,盼讓大眾認識更多本地創作,啟發後輩。他不僅用作品說話,更用經驗分享,積極回饋母校和業界。
創意啟蒙 成就理想
自幼熱愛繪畫的杜翰煬,憧憬長大後投身藝術和設計領域,創一番事業。中學畢業後的他報讀IVE設計課程,啟蒙創意思維。當年的高級文憑課程,讓Leumas接觸到素描、藝術歷史、文化研究等多元化知識,不僅提升了他的繪畫技巧,也培養他敏於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
來到選主修科時,擅長繪圖的他,選擇與室內設計相關的商舖及展覽設計,期望一展所長。他的作品創意十足,不時受老師讚許,表現卓越,因此獲頒「楊啟彥先生紀念獎學金」赴歐洲考察,參觀倫敦建築雙年展和多個設計展覽,擴闊閲歷之餘,外地設計文化的多樣性也為他帶來新視野,對其日後創作有所幫助。
在學期間,Leumas亦獲賞識,到一家室內設計公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習,親身參與繪畫圖則、工地視察等工作流程。透過實習,他更全面認識室內設計行業,逐漸意識到,自己對室內設計的興趣,不如對視覺創作的熱情強烈,「在學時設計可以天馬行空,著重創意思維,實習則教懂我設計室內空間時必須腳踏實地,理性地考慮現實中的各種限制。」他認為,這正好反映實習的好處,不一定要成為事業發展的完美開端,反而讓學生有機會及早了解興趣所在,調整方向,往理想邁進。
認清方向 建立事業
認清前路,重拾初衷,畢業後杜翰煬決定投身創意行業,加入以實驗藝術為本的「進念 · 二十面體」,負責與舞台藝術相關的宣傳設計工作;其後轉到媒體任職,包括網媒「端傳媒」專責視覺設計,與編採團隊合作,將專題新聞轉化為吸引奪目的圖像和動畫報道。
工作歷練讓他意識到,設計不僅是美學的表達,設計師還需要具備多媒體設計技能、溝通能力和市場策劃技巧。因此,他持續在工作中裝備自己,逐步成長銳變,加入公關顧問公司擔任創意總監,為客戶制定宣傳策略,以豐富的視覺元素進行推廣。
自發策展 跨越多元
說杜翰煬是業界中全能型的大忙人絕不為過,事業發展如日中天,同時在工餘時間致力推動多個自發項目,出版繪本和書籍、策展等領域均有涉獵,皆因他相信設計師應具備雙重特質,一方面能滿足客戶需求,提升作品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由設計師主導,發揮創意,建立屬於自己的作品,表達所思所想。
緣於對香港濃濃的情感,杜翰煬決定用作品說話。他曾發起《乒乓》概念繪本,與其他本地插畫師合作,像打乒乓球一來一往,互相「以插畫對話」,獲得到歐洲開辦藝術展的機會;在進念工作期間,他結識了一班本地文化界的前輩,繼而在2017年出版《進念人人人── 香港流行文化的異數》訪談集,記錄香港藝文界自八十年代以來的演進歷程,不僅是Leumas對藝文界的致敬,也是對創意思維的一次具體展現。
這部訪談集,啟發杜翰煬日後出版了一連兩冊的《The Next Stage》系列,合共邀請24位新生代和中生代平面設計師分享經歷,希望大眾對平面設計師有更多認識,書中除了以個案研究,探討不同設計案例的概念和手法,更希望發掘設計師的人生經歷,讓讀者立體地了解他們,以及大家熟悉的設計作品背後的故事,希望啟發新一代設計師,相信堅持、認真做好作品,總會有人欣賞,皆有潛力建立理想事業。
分享經驗 培育後輩
Leumas樂於回饋母校,曾多次獲HKDI邀請與設計學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經歷。他認為在數碼時代,網絡平台的廣泛應用使得設計業的發展更趨碎片化,有危亦有機,這也意味著設計師可以通過不同渠道展示作品,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華。
杜翰煬認為,無論技術如何進步,設計的核心始終是與人溝通,如何通過作品傳遞思想、引發共鳴,才是設計師最需要思考的問題。他寄語即將進入設計業的師弟妹,不斷學習,裝備多元技能,並保持對生活的觀察,方能在設計業創出自己的一片天
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0
Web 內容檢視器
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0V3
Web 內容檢視器
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2
Web 內容檢視器
Z7_589D8OF0QGRG70A9NH80OF30O1
PageView (Alumni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