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及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李惠利院校属下的HKDI Gallery,与即将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联合举办公开展览---「看不到的 -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展览将展出由两代匠人---经验丰富的谢成联及新生代吴铤灏,利用中国传统巧妙的木工工艺,完美演绎着名设计师陈维正和刘小康创作的现代家具作品,透过现代设计思维与传统智慧的融合及对碰,推动公众,包括学界对中国传统工艺及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关注。
「看不到的 -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为香港故宫正式开馆前首个展览,将由2022年5月14日至2022年6月13日於HKDI及IVE(李惠利)院校的Experience Centre举行,展出陈维正及刘小康分别为香港故宫士林馆设计的两款家具 ---「忆」陈列架 及「交织椅」。两件家具由两代匠人谢成联及吴铤灏联手制作,两人透过展示木制家具丶家具组件,以及家具制作过程的影片,让公众细味中国传统家具独有的装嵌方式及工艺,深入了解设计师和匠人如何将传统木工工艺巧妙地融入当代设计理念。
HKDI 及 IVE(李惠利)院长王丽莲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举办是次展览,不仅为我们的学生,亦为公众提供平台,深入了解传统中式家具制作与工艺,同时学习欣赏技能的发展历史,承传中华文化。HKDI过去成功举办多个与国际知名博物馆合作的展览,成爲 HKDI 延展学习的一部分,不但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机会,亦为我们培养更多设计人才。」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表示:「香港故宫致力搭建一个孕育艺术设计新秀的平台,让不同背景丶不同领域和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透过对话丶交流发挥想像力,彼此碰撞出精彩的创意火花。这次和HKDI的合作,正是香港故宫致力保存丶传承和推广中国文化艺术作出的其中一个项目。在博物馆开幕後,将会有更多活动增加年轻人对中国艺术及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表示:「香港故宫很高兴和HKDI合作举办今次展览,并展现了两代匠人的细腻工艺,将几近失传的中国传统工艺再次呈现大众面前,体现香港故宫推动文化传承的理念。我们热切期待刘小康和陈维正丶以及两代匠人谢成联及吴铤灏为香港故宫呈献的家具项目,透过妙思巧手让珍贵濒危木材得以再生,化身艺术与实用性并重的创意家具,为香港故宫士林馆这个文化沙龙空间增添色彩。」
融合两代匠人精神 以现代手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今次展览的重点作品包括刘小康设计的「交织椅」,由拥有近45年经验资深硬木家具匠人谢成联,及80後木器创作新生代代表吴铤灏共同制作。谢成联以巧手还原传统工艺,弃用新式的胶水拼接,用上全入榫拼接。只靠传统工艺及经验,未能完美配合刘小康的当代设计。以制作螺旋式椅腿为例,谢成联发现传统手法较难以将两张椅子完美连接,於是吴铤灏利用创新科技,透过电脑程式分析,将组件逐步拆解,为谢成联提供新的连接方向,让传统工艺能够结合当代设计意念,充份体现新旧交融丶文化传承。在展览中,观众亦可透过拆解展出的组件,了解个中精湛技艺。
谢成联表示:「传统中式家具的工艺,传承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及研究,我首度与一班充满活力和热诚的年轻设计师和匠人合作,十分荣幸,过程中大家能发挥各自专长,展现截然不同的设计思维,让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及对碰,不但可以向传统工艺致敬,亦为此系列家具增添时尚感。」
香港故宫「交织椅」选用濒危木材 为木材赋予新生命
即将於今年七月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设名为「士林馆」的文化活动空间,用作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聚会及活动。馆内将摆放12组丶共24张由刘小康设计丶谢成联和吴铤灏制作的同款「交织椅」。两位匠人使用了由渔农自然护理署向香港故宫捐赠的一批濒危木材,包括来自坦桑尼亚的马达加斯加酸枝木丶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紫檀木。两位匠人根据木材不同的特性,精心将木材切割为适用於家具制作的块状,透过精准计算,再配合暗榫(闷榫)接合丶方材角接合等方式进行榫接,将两张传统中式椅子巧妙连接。两人花了超过半年时间制作家具,为木材赋予新生命之馀,亦体现出传统工艺的历久不衰。
为配合社交距离措施,展览采用分段式入场安排,并设馆内参观人数限制。观衆需於网上预约及选择参观时段,网址为https://www.eventbrite.com/e/admission-hkdi-gallery-exhibitions-2021-2022-registration-173309351937。有关「看不到的 -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的衞生预防措施及安排,请浏览 HKDI Gallery 网站最新消息。
「看不到的 -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免费参观)
展览日期: | 2022年5月14日至2022年6月13日 |
展览开放时间: | 上午10 时 - 下午8 时 (逢星期二休馆) |
地址: | 香港新界将军澳景岭路 3 号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及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Experience Centre (港铁调景岭站 A2 出口) |
网站: | https://www.hkdi.edu.hk/tc/hkdi_gallery/ |
Facebook及Instagram: | hkdi.gallery |
查询详情: | 3928 2566 | hkdi-gallery@vtc.edu.hk |
关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博物馆,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欣赏,并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博物馆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由香港赛马会拨捐35亿港元成立。
博物馆以崭新的策展手法,从香港角度出发,结合环球视野,展出故宫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博物馆将透过展览丶研究丶教育和专业人员交流,建立全球合作夥伴,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馆亦是香港社区的文化资源,提供活力充沛的平台,推动社区参与,鼓励对话与合作,并增强文化创造力和跨领域合作。
关於陈维正
陈维正(Samuel CHAN)生於香港,随後移居英国接受教育。他自学生时期便喜爱木工,自此踏上设计之路,并取得白金汉郡大学(Buckinghamshire University)家具设计硕士学位。
1995年,Samuel创立家具设计品牌Channels,於伦敦设立工作室暨陈列室,并於英格兰中部另设工场。他的作品设计简洁,比例完美,手艺精湛。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Jeremy Myerson教授评道:「Samuel重视家具的本质,外型典雅,心思细密。他的设计乃上乘之作,不会盲目追随市场」。
2013年,Samuel创立另一家具品牌Joined + Jointed,探索「合作启发创作」的可能性,为更多人提供精心制作的优质家具。
Samuel荣获2015年度英国家具设计师大奖,评审盛赞Samuel能够「让木材唱歌」。他现为英国家具制造师公会(British Furniture Makers Guild)的成员之一,至今获得了破纪录的18个家具设计大奖(Design Guild Marks)。
Samuel每年均会发表新系列,亦受私人客户和商业公司委托度身设计家具,当中包括为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作整体家具布置设计。
关於刘小康
着名设计师及艺术家,多年来获奖超过300项,现为靳刘高创意策略创办人,身兼亚洲设计连副主席丶香港设计及创意产业总会主席等职务,积极推动设计产业。
2015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了「刘小康决定设计」个人展览;202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展览同名书籍,记载刘氏创作四十年的心路历程,并於2021 年「刘小康决定设计」一书在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中获得艺术及设计类「最佳出版奖」及「DFA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 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奬」。
关於谢成联
谢成联於1959年生於香港。完成中三课程後,谢先生成为红木雕刻学徒,两年後,自觉对木刻工艺的天份不足,加上家人的薰陶,毅然转向研习中式家具制作,当上木工学徒,从学徒到技工,再成为技师,甚至成立自己的木器家具制作公司,领导及管理其麾下的工匠团队。
数十年来,谢师傅对中式传统家具制作的热情丶对作品质量的坚持从未减退。其木器家具产品不但行销国内,更有大部份出口至全球各地,一直深受用家欢迎。至2015年,谢师傅开始与香港设计师刘小康先生合作,为刘先生制作了多组椅子作品,当中包括刘氏着名的明式绕脚椅系列,以及其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的励学椅等。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也获多个博物馆及收藏家珍藏。
关於吴铤灏
吴铤灏1985年生於香港,2008年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後於火炭设立工作室,从事木工及机动装置创作,亦同时协助不同艺术家制作立体作品。近年专注於本地木材回收再转化成公共户外家具,由原材料处理到设计和生产,实践在地制造的理念,作品见於香港不同公共空间。